抗美援朝战役中
面临生疏的战场、强壮的对手志愿军获得的一次次成功既靠灵敏的战略战术也靠广阔指战员发挥聪明才智是武器装备的比拼更是脑筋的对立……
他驾车简直走遍朝鲜北部
但从未被敌机轰炸到
在铁路很少、高低多山的
半岛北部
轿车运输线是
志愿军后勤和作战的生命线
从1951年8月起的10个月里
“联合国军”建议
以朝鲜北部铁路体系
为主要目标的大规模“绞杀战”
第一批入朝参战的轿车兵蒋家琰回想:
“其时有1000多架敌机
白日晚上都在
它们打下来的是机关枪弹
其时消耗的车子被打坏了不少
许多轿车兵都献身了”
但在朝鲜战场上
有一个让他引以为傲的纪录:他驾驭的轿车从未被敌机轰炸到
这并非命运
而是由于他的机敏
蒋家琰回想:
冬季他把车开到有雪的当地
用部队发的白布一盖
看起来就像个破房子
白日在平地上
他把油箱里的油放掉(一些)
翻开驾驭室的门
再点着废旧的轮胎
飞机来了
看起来就像一个破车子
他从未参与前方战役
却是抗美援朝特等功臣
在“绞杀战”中
敌军还重复轰炸铁路桥梁
投进很多可以钻入地下几米深的
定时炸弹
给志愿军的抢修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郭金升入朝前曾是木匠
后来成为铁道工程总队的一名兵士
在他大女儿郭耀环的回忆中
父亲尽管只要小学文化
但却勤于动脑,长于思索
郭耀环说:
“我父亲就想
美国鬼子能造出炸弹
咱中国人能不能把它卸开”
所以郭金升凭着敢为人先的勇气
依托自己的聪明才智
成功破拆了美军的定时炸弹
后来,郭金升亲身教授经历
在军内培养出200多名拆弹专家
这个拆弹办法
也被志愿军总部推行到三军
郭金升也因而成为
抗美援朝战役中的特等功臣
在“绞杀战”进行10个月后
志愿军已建成了一条
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美军总算供认这是一个失利的战略
“玉面战神”凭独门冷炮战法
获“杀敌百名狙击手”称谓
抗美援朝战役中
迫击炮手唐章洪
因长相浓眉大眼被同志们叫作
“玉面战神”
他凭仗自己的独门冷炮战法毙敌数百人
成为全团第一个荣获
“杀敌百名狙击手”称谓的兵士
战场上,炮弹出膛的火光和烟雾
是最简单让自己露出的危险点
但一名合格的冷炮手
自有办法机敏应对:“消耗在离主炮40来米的间隔构筑假工事,甩手榴弹有意让敌人发现这样敌人报复过来的炮弹对消耗从来没有形成要挟”
据材料记载
从1952年到1953年
志愿军的冷枪冷炮运动
共消灭敌军5.2万人
发明了战役史上狙击战的最高纪录
用兵在智,胜战在术
从近战、夜战、运动战到坑道防御战
从反“绞杀战”到冷枪冷炮运动
中国人民志愿军承继开展了
人民军队作战机敏灵敏的优良传统
针对朝鲜战场的特色
以新战术新战法在存亡对立中
寻觅出有用的制胜之道
发明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打破了美军不行打败的神话
总台记者丨刘干 葛小娟 王俐俐 闫征
(来历:央视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