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演唱会”、“手机”、“坏了”这三个字去社交网站上搜索一番,就能看到不少心碎追星人的手机维修单。
他们的手机不仅记录着演唱会现场的美好时光,也暗藏着一些永远无法去除的奇怪印记——它们也是摄像头传感器被激光照坏的证明。
2010年,国外的一位摄影师正在街头拍摄一场庆祝活动,手中的佳能相机刚好被路边的激光灯不断扫射。就在激光扫过第二次的时候,相机所记录的画面上突然出现一条白色的横条纹。
只出现一道白线还算好的。如果相机在录制视频时长时间、多次被激光扫射,可能会损坏更多的传感器单元。
(图像闪烁,可能会引发不适。)激光:反复鞭尸相机传感器|Fil OsOphy/Youtube
手机上的摄像头也逃不过这一劫。去社交软件上搜索“手机”、“激光”,就能看到众多的维修“惨案”。这种损坏只能通过更换手机内部的传感器元件进行维修,费用大多超过1000元。
2017年,《皮肤科医生》(The Dermatologist)上出现了一篇不那么皮肤科的案例报告。一名医生使用激光器去除患者纹身时,计划使用iPhone 7记录下操作过程。
用于录制视频的手机放置在距离患者手部约60厘米的地方,并开启视频录制。当医生使用532 nm的激光照射患者纹身位置时,iPhone所录制的画面中突然出现大量的绿色斑点,随后拍摄的所有图片和视频,都会在固定的位置出现这些斑点。
2019年,一位摄影师在参加完CES电子展会后,发现他的索尼相机出现了一些问题。相机里从某张照片开始,其后拍摄的所有相片都在相同的位置出现了垂直的亮线。经过查看,摄影师发现第一张出现斑纹的照片是在展会现场为一辆自动驾驶汽车拍摄的图片。
而这辆自动驾驶汽车上,装备了处于人眼不可见波长区间的激光雷达。该汽车厂商的负责人并没有否认激光雷达可能会对相机传感器造成损坏,同时表示会为摄影师购买新的相机。
这些损坏还在继续,相机厂商们也注意到了这些问题。2021年7月,索尼公司在官网上正式发布文章,警告激光束可能会损坏设备内的图像传感器并造成相机故障。索尼官方不仅提醒避免将镜头暴露在存在激光的活动场所中,还建议在不使用相机时盖好镜头盖。
不管是相机还是手机,拍照时的成像原理都差不太多:一系列透镜将外部的光线聚集到镜头下方的一小块图像传感器上,图像处理器通过读取传感器不同区域的信号,还原这些光线的强度、色彩等信息,产生图片。
在聚集光线的过程中,激光这种能量本身就很高的光线被进一步集中,能量密度进一步增强,从而损坏图像传感器。
强激光照射眼睛也会对其造成损伤,不过用于演出和车机的激光设备大多经过激光安全等级评估。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就通过安全性测试将激光分为1-4类,并详细列出了可能出现的眼睛、皮肤损伤。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演出现场只要不是一直盯着或者用望远镜对着激光灯观看,经过安全审核的舞台光效一般都没什么问题。(当然,如果你感受到不适请立刻闭上眼睛并离开现场,必要时寻求医生帮助。)
但对光线更“敏感”的图像传感器就没那么幸运了。由于各家相机镜头、结构设计千差万别,目前还没有用于图像传感器统一的激光安全性评估结果,这意味着对人眼安全的激光可能对相机和手机并不安全。
为了避免“惨剧”继续发生,我们只能希望这些演出最好能“非必要不使用激光”,或者可以在演出前明确提示这些风险。
福清一学生小琴(化名),近日感觉眼睛变得模糊,检查显示,小琴左眼黄斑区中央可见类圆形黄白色病灶,视力严重受损,只剩0.06,医院眼底病科主治医师何玉萍根据小琴眼底检查情况,考虑为激光笔...
亲爱的球迷朋友们:足球是城市精神的象征与团结的纽带。为创造一个文明、安全、和谐的观赛环境,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组委会向所有球迷发出倡议,旨在展现江苏球迷的素养与城市风采。...
今天,中国乒乓球队在重庆冠军赛开赛之际,正式发布了《文明观赛倡议书》,这份倡议书的发布,无疑给即将到来的比赛增加了一份特殊的意义。 本次重庆冠军赛吸引了无数目光,...
3月29日至30日,佛山草莓音乐节在佛山千灯湖音乐秀场一连举行两天。29日晚,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大量对首日活动的吐槽帖文,质疑主办方缺乏有效的现场管理,主要槽点包括人流量过大、秩序混乱、...
一次物理课上,老师用激光笔演示光学反射原理,小琴因为好奇盯了它两三秒,3个月后检查发现左眼近乎失明。 家住福清14岁的女孩小琴,自从上2年级就近视了。随着学业上用...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高瑞瑞)“妈妈,我左眼看不清了,眼前好像一片黑。”去年春天,7岁的乐乐(化名)刚开学不久,就遭遇了视力急剧下降的危机。一次意外的激光笔照射,让他的左眼视力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