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的岁除之夜。漫天的雪花飘动,把这一练吴江点缀成一个银装素裹的国际。
苍茫雪夜中,寒水迢迢的水面上传来夸姣的歌喉,伴着动听的洞箫声,好像是上界的仙乐飘但是至,让人在幽冰冷冽中感受到热情的喷薄而出。
总算,人迹稀有的江上,传来桨声欸乃,一叶小舟幽幽驶来,慢慢地穿行过了垂虹桥。小舟上,一位身形清莹,气貌若不堪衣,望之如神仙中人的男人捉箫在手,厚意地吹奏着。他的身旁是一位艳如桃花、美若天仙的女子,带羞含春地轻启朱唇,伴着箫声轻轻地唱着。箫声清越,歌声悠扬,文人佳人对目相视,会心一笑,这幅人世绝美的画面如剪影一般永久地印在了六合之间。
许多年之后,这位神仙中人的男人在摇曳的烛光下铺纸砚墨,挥毫写下一首诗,记载这个人生中的夸姣时间:
自琢新词韵最娇,
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
回忆烟波十四桥。
这首名为《过垂虹》的诗作为姜夔妇孺皆知的著作撒播至今,那个浪漫的岁除之夜也让多少后世男女思绪万千。
当年37岁的姜夔是在完毕了一段失望的爱情之后,单独雇条小舟,去平江府(今江苏姑苏)看望朋友的。
此前,姜夔曾在合肥赤阑桥邻近结识了青楼的两姐妹。一段年少轻狂的韶光,尔后在白石的词里屡次提及: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鴂。十里扬州 ……
姜夔对她们能够说是一见倾心,往来了好久,一度曾计划一起迎娶姐妹两人。这种并蒂莲开、姐妹花香的艳事在那个年代并不算越格。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夸姣的期望没有完成。等他再度回到合肥时,这对姐妹花现已触景生情。一场苦恋,终成绝唱。
现在,他总算决计遗忘这一对青楼姐妹,给自己的人生翻页了。究竟妓女是用来寻欢的,不是用来悲伤的。姜夔要去找他的朋友散散心。
那一年的雪下得真大,纷纷扬扬地不断地下,下了好几天。
姜夔要去探望的朋友也是鼎鼎大名的诗人,范成大。
范成大是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的进士,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不只在诗坛上声名显赫,在宦途上也极为显达,曾官至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还曾以资政殿大学士的身份出使过金国。出使期间,折冲樽俎,全节而归,赢得了朝野上下的共同赞誉。范成大此刻现已65岁,致仕归乡已有多年,他在姑苏筑了一个石湖别墅,自号石湖居士,写些“四时田园杂兴”之类的诗,过着闲适而优裕的晚年日子。
姜夔是经过杭州的诗人杨万里而结识范成大的。从年纪、身份、位置来说,两人好像都差了一大截。姜夔屡试不第,毕生未仕,终身转徙江湖,靠诗词文章和朋友接济为生。但他有的是才思,对诗词、文章、书法、音乐,无不知晓,能够说是继苏轼之后又一可贵的艺术全才。作为一名词人,姜夔构筑了“清空骚雅”的曼妙境地,“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而且他还精于乐律,作词调能自度其曲,操琴弄箫也是当世无双。
姜夔的姓名也很特别,听说,“夔”是虞舜年代掌管国家音乐的官员,这位乐律天才取了这么一个姓名,也可谓是冥冥中的天意。明代的张羽撰写《白石道人传》时,记载了这么一个传说:
这位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的少年身世孤贫,却好读书苦吟远游。他有一个古怪的嗜好,遇到山水清佳处,喜爱单独一个人穿山涉水去探幽寻胜。有一次,他在衡山游历时,循着一条山涧向深处探险,遇到一位白叟坐在一块白色的大石头上。姜夔心异其人,便上前礼貌地问好。白叟从袖中取出一本书相赠,是一本《诗说》。姜夔一再称谢,并讨教白叟名姓,白叟不答,只说自己生于宋仁宗庆历年间,已有一百多岁了,说罢说飘然仙去。后来,姜夔向当地土人野老探问,都说没见过此人。而姜夔读了白叟教授的秘籍后,对诗词乐律的领悟大增,知晓宫商律吕,熟谙南北乐部,琴箫技艺更是大进,简直就跟三国时期“曲有误,周郎顾”的周公瑾相同了。后来,他给自己取别号“白石道人”也正是为了留念那位坐在白色大石头上的白叟。
这样的记载当然为姜夔增添了一份奥秘的颜色,但公私分明,跟汉初张良圯下进履、黄石授书的故事仍是有太多仿照的意味。不过,咱们也由此可见,姜夔仍是很留意刻画自己的人设的,他特意挑选一个大雪天,冒着大雪泛舟去拜访石湖居士,其实也是当年王子猷“雪夜访逵”的翻版。
总归,名士总是有名士的气量和派头的。
不巧的是,范成大正生着病。他只能留姜白石多住些时日,期望姜夔替他新作几首词曲。所谓新作词曲当然不是用现成的词牌曲调,而是要立异成调、自度其曲,也即所谓的“新声”。在同为诗人的范成大心目中,姜夔的价值更多的是表现在他作为音乐家的身份上。
为了让姜夔酝酿心情、培育创意,范成大让他到自己的范村梅园去四下逛逛。
范成大爱梅花,也是品梅的行家,他在石湖买地种梅,收集各种梅花种类,并写成了我国也是国际第一部梅花专著《梅谱》。范村梅园里,梅花扶疏,凌寒竞放,暗香起浮,疏影横斜,恍若仙界。姜白石单独置身于这样的梅雪国际,满心欢喜,禁不往取出随身携带的笛子,依傍着梅树吹奏起来。吹着吹着,他的诗兴大发,“授简索句”,创造了两首“音节谐婉”的咏梅词章《暗香》和《疏影》。
词的称号其实是出于北宋时期杭州隐士林和靖的诗《山园小梅》,但词曲却是姜夔自度而新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引发玉人,不论清寒与攀摘。何逊当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何时见得?
病榻上的范成大拿到这两首词后,吟赏把玩不已,精力也长了不少。他让家中的妓乐立即按谱传唱。恰巧有一个叫小红的青衣歌女十分喜爱姜夔所作的词曲,是铁杆的“姜粉”。
小红不只长得美丽,还有一副香甜的歌喉。姜夔的这两首新词从她的樱桃小口里唱出来,语娇声颤,又别是一番清趣。姜夔不觉怦然心动,模糊如见故人,如沐春风。
文人大凡都是情种。姜白石神仙潇洒的名士表面下,其实有一颗灵敏、痴情的心。他在红尘中翻来覆去、苦苦挣扎,现已伤痕累累,他需求一双女人温顺的手,去抚平他激越的心灵,慰籍他孤寂的身子。
范成大是过来人,哪能看不出这一对儿女自取灭亡般的热情。他也是个恢宏大度的长者,正人成人之美,当即就将小红赠送给了姜夔。
古代的家妓关于主人是有彻底的人身依靠联系的,主人能够生意她们,也能够像一件物品那样地将她们送人。当然了,像小红那样得其所归,倒也是一段浪漫的美谈。
不知是怕范成大反悔仍是急于成果功德,咱们的音乐文人固执要在岁除这一天带着小红回吴兴(今浙江湖州)家里去了。
依然是一个纷纷扬扬的大雪天,仅仅与来时的孤寂和丢失比较,“小红低唱我吹箫”,缠缠连绵中,连雪都带着暖意了。
这是一幅神仙眷侣的画面。
惋惜的是,咱们没有材料显现这位美丽的青衣歌女小红是否在往后的日子里成为姜夔的“缪斯女神”然后激宣布他不尽的创造创意,就像西方国际的莫扎特、肖邦或许普希金那样。在我国的文明中,已然现已大团圆,就已是最好的结局,很少再会去顾及什么效果与影响。但姜夔作为一个词人或许说一个音乐人,身手确乎是与众不同的。
作为我国古代出色的词曲作家,他的词调音乐不管在艺术上和思想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对词调音乐的格律、曲式结构及音阶的运用都有了新的打破,而且形成了共同的风格。姜夔关于音乐史的最主要奉献仍是留给了后人一部有“旁谱”的《白石道人歌曲》六卷,其间包含他自己的自度曲、古曲及词乐曲调,其代表曲有《扬州慢》《杏花天影》《疏影》《暗香》等。
《白石道人歌曲》是历史上注明作者的珍谱,也是带有曲谱的宋代歌集,被视为“音乐史上的稀世珍宝”。姜夔能娴熟地运用七声音阶和半音,使曲调显得清越秀美,杨万里称其有“裁云缝雾之构思,敲金戛云之奇声”,而这又与他独具一格的清刚婉丽、高雅蕴藉的词风结合得天衣无缝。愈加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每首“自度曲”前,都写有小序阐明该曲的创造布景和动机,有的乃至还介绍了演奏方法,使咱们今日得以部分恢复宋代的原声音乐。
但是,这样一位音乐文人却是终身失意,终身与宦途无缘,只得收支豪门,以做清客为主。
庆元二年(1196年),姜夔在湖州的靠山萧德藻被侄子迎归池阳,姜夔失去了依傍,便移家杭州,依靠张鑑及其族兄张镃。张鑑兄弟是南宋开国大将、清河郡王张俊的后人,今日的杭州河坊街便是他们当年的府第,而姜夔刚来杭州时住在吴山上的三茅观邻近。
张鑑是姜夔晚年最好的至交,两人友谊极深,姜夔自己说:“十年共处,情甚骨血。”只可惜,嘉泰二年(1202),张鑑死了。姜夔的日子开端逐年走向窘迫
嘉泰四年三月,杭州产生大火灾。尚书省、中书省、枢密院等政府机构都被延及,2070多家民房一起遭殃,姜夔的屋舍也在其间,家产图书简直被烧光,这对姜夔无疑又是一个冲击,由于亲朋好友相继故去,姜夔投靠无着,难以为生,六十岁之后,还不得不为衣食奔波于临安与金陵、扬州之间。
晚年的姜夔住在今日的杭州马塍路一带。这儿当年曾是南宋禁军的养马场,由于养马场的马粪特别肥,用这些马粪给花木上肥,花卉长得特别健壮,所以,这儿又成了杭州的花卉供给基地。尽管现已没有了红袖添香,但他依然活在花丛中。
这位书剑飘零、琴箫江湖的词客音乐人现已一身贫病、垂垂老矣。在生命的最终时分,他拄杖来到鲜花怒放的园圃,望着漫天的晚霞,想起了年青韶光的那些年月和那些他爱过的如花一般的丽人。现在,韶光去了哪儿?她们都去了哪儿?她们也跟他相同的老去了,就像这褪了色的漫天晚霞。惟有花枝摇曳,顶风摆舞,诉说着亘古不变的爱情故事。
嘉定十四年(1221),67岁的姜夔,病逝于杭州水磨方氏馆旅邸,一颗飘流的心灵总算中止了跳动。幸得友人吴潜等人捐资,才牵强就近安葬于杭州钱塘门外的西马塍,听说随葬品十分简略,仅有一册曲谱、一张古琴、一柄剑和一本《兰亭序》。送葬的有夫人萧氏及17岁的儿子,没有小红。小红早就嫁了人,也许是姜夔因日子无计而将她卖掉的,听说是做了有钱人的侍妾。这应该是许多年前的工作了。
“幸是小红方嫁了,否则啼损马塍花”——日子并不总是浪漫的,幸而咱们的回忆只记取了即些浪漫的往事。